57365.com关于印发《57365.com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3-10-28来源:作者:
厅各单位:
《57365.com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经厅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57365.com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2003至2007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我省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审计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六大要求,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围绕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领导和组织全省开展审计工作,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公正廉洁、勤政高效”的审计新形象,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基础工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促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优化政务环境和经济环境;继续抓住领导重视、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一、坚持两个并重
(一)在审计内容上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二)在审计方式上坚持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逐步提高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专项审计调查主要针对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展开调查,侧重于加强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法规制度的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功能。
二、加强三项基础工作
(一)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促进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二)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三)大力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积极探索和运用计算机审计,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构建“3+1”审计工作格局
(一)财政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加强支出审计。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分配行为,推动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2.深化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加强对与一级预算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控。经过五年努力,使一级单位预算管理逐步规范,二、三级单位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
3.探索实行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
4.改进财政决算审计,保障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
5.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土地、水利、扶贫、社会保障等重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探索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
6.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审计,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7.积极探索行政单位绩效审计。
(二)金融审计,以促进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推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促进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1.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以及政策性银行的审计力度。
2.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计,促进规范管理,依法经营。
3.逐步将国外贷援款项目对外审计公证业务分离出去,重点加强贷援款项目建设管理情况的监督。
4.加强政府外债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促进完善外债管理体制,防范政府偿债风险。
(三)国有企业审计,以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为目标,坚持和完善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的企业审计路子,加强对省属国有重点企业的审计,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1.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2.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揭露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关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四)经济责任审计,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法规建设,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加强指导协调,全面推进和规范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推动部门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四、着力抓好五项建设
(一)以弘扬正气、优化环境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机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振奋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塑造一个好的形象,营造一个团结协调、宽松和谐的干事环境。
2.加强和改进机关内部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勤政务实,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党务、政务、业务、事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确保政令畅通、运转协调,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3.加强调查研究,繁荣审计科研。
4.加强和改进机关后勤工作,改善条件,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也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做好培养、吸引审计人才的工作;要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改善干部职工福利待遇;要关心群众生活,要做好老干部工作。
(二)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为目标,加强审计业务管理基础建设
1.建立以审计计划管理为龙头的科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适当削减本级统一组织安排的审计项目计划,增加下级审计机关按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自行安排审计项目的余地;要以审计项目计划为主线,实施审计业务管理,把一切审计项目纳入审计计划管理,规范审计计划调整;要改进审计计划编制办法,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再围绕总体目标分别确定每个具体项目的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
2.整合审计力量资源。要将审计计划的选择、安排和审计力量的调配结合起来,注意节约审计成本;要科学调整内部机构设置、业务职责分工和审计组组成,创新审计组织方式;要加强和改进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不断增强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优势;要加强内审协会建设,强化对内审工作的指导,加强对社会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当借助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把聘请专家及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成果工作纳入审计资源整合的视野,制定办法,形成制度,为审计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3.把加强审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作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两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更多地灵活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综合反映和分析问题,从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要把研究分析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层层抓分析,多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意见建议;要加大统筹协调和综合力度,做好信息资料积累等基础性工作,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搞好审计成果的深度开发,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
4.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不断扩大审计影响。
5.改进现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尝试适合于对外公告的审计报告制度。
(三)以提高审计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1.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制,实行准入制度;健全科学的业绩考评体系,正确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逐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2.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更多地从审计工作实际出发,以“一专多能”为目标,建立不同层次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结构;要树立创新意识,营造鼓励年轻干部敢想、敢干,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注意培养审计业务骨干。
3.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培训工作,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提倡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机关。
4.加强廉政建设,从严治理审计队伍。
(四)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为目标,加强审计法制建设
1.继续把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不断强化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按规办事的意识。
2.加快调研和论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江西省审计监督条例》,做好有关政府审计规章的出台工作。
3.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主要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审计执法责任制和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4.进一步加强审计复核、复议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工作
(五)以提高审计效率、增加审计工作科技含量为目标,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建设
1.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省审计工作的先进的技术方法。
2.不断研究总结和推广科学有效的审计组织方法。
3.全面实施完成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厅机关办公自动化。
4.加快推进“金审”工程建设。制定全省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组织和协调,力争至2007年完成“审计五个一”工程: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建设好一个智能化的江西省审计信息中心;建成一支审计信息化专业队伍,使20%以上的审计人员成为计算机审计应用骨干;建成一个网络,实现与市、县局以及审计署的四级联网;建成一个中心数据库,基本建成审计对象、审计法规、审计专家等数据库和共享作业平台。
5.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尝试开展联网审计和计算机系统审计,加快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厅各单位应当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制定本部门具体落实措施,以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
《57365.com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经厅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57365.com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2003至2007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我省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审计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取得新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十六大要求,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围绕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领导和组织全省开展审计工作,全面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公正廉洁、勤政高效”的审计新形象,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基础工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基本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促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优化政务环境和经济环境;继续抓住领导重视、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惩治腐败;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一、坚持两个并重
(一)在审计内容上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效益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重点,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二)在审计方式上坚持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重,逐步提高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专项审计调查主要针对国家政策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展开调查,侧重于加强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法规制度的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功能。
二、加强三项基础工作
(一)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促进提高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二)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
(三)大力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积极探索和运用计算机审计,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构建“3+1”审计工作格局
(一)财政审计,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加强支出审计。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分配行为,推动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2.深化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加强对与一级预算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控。经过五年努力,使一级单位预算管理逐步规范,二、三级单位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明显下降。
3.探索实行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制度。
4.改进财政决算审计,保障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
5.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土地、水利、扶贫、社会保障等重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探索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
6.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审计,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7.积极探索行政单位绩效审计。
(二)金融审计,以促进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为目标,推进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促进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1.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以及政策性银行的审计力度。
2.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计,促进规范管理,依法经营。
3.逐步将国外贷援款项目对外审计公证业务分离出去,重点加强贷援款项目建设管理情况的监督。
4.加强政府外债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促进完善外债管理体制,防范政府偿债风险。
(三)国有企业审计,以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为目标,坚持和完善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的企业审计路子,加强对省属国有重点企业的审计,促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1.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特别是损益的真实性,严肃查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2.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揭露重大经营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关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分析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四)经济责任审计,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加强法规建设,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加强指导协调,全面推进和规范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推动部门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四、着力抓好五项建设
(一)以弘扬正气、优化环境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着力解决机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振奋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塑造一个好的形象,营造一个团结协调、宽松和谐的干事环境。
2.加强和改进机关内部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勤政务实,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健全党务、政务、业务、事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确保政令畅通、运转协调,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3.加强调查研究,繁荣审计科研。
4.加强和改进机关后勤工作,改善条件,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也要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做好培养、吸引审计人才的工作;要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改善干部职工福利待遇;要关心群众生活,要做好老干部工作。
(二)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为目标,加强审计业务管理基础建设
1.建立以审计计划管理为龙头的科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适当削减本级统一组织安排的审计项目计划,增加下级审计机关按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自行安排审计项目的余地;要以审计项目计划为主线,实施审计业务管理,把一切审计项目纳入审计计划管理,规范审计计划调整;要改进审计计划编制办法,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再围绕总体目标分别确定每个具体项目的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
2.整合审计力量资源。要将审计计划的选择、安排和审计力量的调配结合起来,注意节约审计成本;要科学调整内部机构设置、业务职责分工和审计组组成,创新审计组织方式;要加强和改进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不断增强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优势;要加强内审协会建设,强化对内审工作的指导,加强对社会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当借助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把聘请专家及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成果工作纳入审计资源整合的视野,制定办法,形成制度,为审计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3.把加强审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作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两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更多地灵活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综合反映和分析问题,从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要把研究分析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层层抓分析,多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意见建议;要加大统筹协调和综合力度,做好信息资料积累等基础性工作,保证信息渠道畅通,搞好审计成果的深度开发,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
4.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不断扩大审计影响。
5.改进现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尝试适合于对外公告的审计报告制度。
(三)以提高审计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1.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审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制,实行准入制度;健全科学的业绩考评体系,正确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逐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
2.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更多地从审计工作实际出发,以“一专多能”为目标,建立不同层次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结构;要树立创新意识,营造鼓励年轻干部敢想、敢干,能够脱颖而出的环境,注意培养审计业务骨干。
3.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培训工作,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提倡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机关。
4.加强廉政建设,从严治理审计队伍。
(四)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为目标,加强审计法制建设
1.继续把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不断强化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按规办事的意识。
2.加快调研和论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江西省审计监督条例》,做好有关政府审计规章的出台工作。
3.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主要环节的工作目标和质量要求,实行审计执法责任制和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4.进一步加强审计复核、复议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工作
(五)以提高审计效率、增加审计工作科技含量为目标,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建设
1.大力推广和完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审计方法,积极研究探索适合我省审计工作的先进的技术方法。
2.不断研究总结和推广科学有效的审计组织方法。
3.全面实施完成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厅机关办公自动化。
4.加快推进“金审”工程建设。制定全省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组织和协调,力争至2007年完成“审计五个一”工程:成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建设好一个智能化的江西省审计信息中心;建成一支审计信息化专业队伍,使20%以上的审计人员成为计算机审计应用骨干;建成一个网络,实现与市、县局以及审计署的四级联网;建成一个中心数据库,基本建成审计对象、审计法规、审计专家等数据库和共享作业平台。
5.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尝试开展联网审计和计算机系统审计,加快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
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厅各单位应当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制定本部门具体落实措施,以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