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xxytd.com

基层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注重几个寻常细节谨防工作滑坡

发布时间:2017-10-27来源:作者:

  基层审计机关自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对加强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锻炼了队伍,自身也得到不断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征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审计组及审计人员对寻常的工作没有做细,原本成功的做法没有接续好,对新思路新方法又没有踩准点子。许多审计项目成果乏乏,工作踏步不前。为此本文提出,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关注的几个寻常细节,谨防出现滑坡现象。

  一、遵循方案不纠结

  审计工作方案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挥棒,需要严格遵循,这原本是个常识,但运作中也常陷入困惑,此细节不可不察。

  接到组织部门委托,审计机关要编制下达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是由文笔好、资历深、精业务的人起草,征求大家的意见,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历经多个过程锤炼出来的。它紧扣实际情况、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有着明确的目标范围、内容重点、组织安排、工作要求。遵循审计工作方案办事,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有抓手、不盲目、顺当进行,拿出有深度有份量的审计结果。因此审计工作方案下达后,全体参审人员,一定要通读、读懂,不要认为是审计组长一个人的事,或认为只要主审人员去单独琢磨就够了。目前不尽人意的是,审计工作方案辛辛苦苦拿出来了,却没有认真执行下去,甚至项目实施完全没有理会审计工作方案的存在。纠结在两个环节上。

  第一个是认识上的偏见。认为审计工作方案俗套,从上到下都是一个调,照套过来的没有什么新鲜内容,不愿意理睬。审计工作方案体现上级审计机关的意图,主要内容保持一致是应该的,就是要做到上下一盘棋、上下一个调。而且审计工作方案主旨思想在一段时期内也应当是稳定的,多变出新要在法律法规支持下才能现身。这不是固步自封、守成不变,这是紧跟上级步伐,踏着点子走。所以不要去厌倦它的老套俗套。

  第二个是懒作为的态度。认为审计工作方案要求过多过高,不容易做到,也就懒得用心去做。审计工作方案是对批量审计项目的要求,对一个具体项目就要细化到审计实施方案上来执行,决不能生硬去观看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过高,要在细化实施中努力靠近标准,达不到要求就要分析原因,要有个说法。如果置审计工作方案于不顾、不去对照细化,避开它玩起另一套,降低标准要求应付了事,懒惰思想作怪,就不可能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上面所说的厌倦遵循和应付遵循审计工作方案,都必须叫停。

  二、汲取长处不排斥

  经济责任审计不缺乏理论支持,更不缺少实践经验。经典的案例、典型的经验、成功的做法完全可以借助过来运用,使之提高工作效率,快出成果、早出成果、做出大成果。但这些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并不十分容易。在这个细节上要关注两点。

    (一)学习借鉴采纳他人之长

  经济责任审计典型案例很多,许多审计人为之做出了贡献。远的来说,可以从审计核心刊物读取和审计官方权威网站搜索迅速借来,只要留心就能受益。无奈的是基层有些审计人员从不接触这些经典案例,认为这是写手故弄玄虚,没有可取之处,没有学习的必要。一些有价值可移植的鲜活经验从身边划过。这些人不仅不接纳他人的成果,自己也很吝啬,多年来对自己的思考想法、实践经验、工作成果不做任何总结不记心得体会,只字不提、从不动笔、真可谓惜墨如金,生怕别人从他那里学到了绝世本领。这样既不学习他人,又不总结自己,当然不可借得他人之长。

  近的来说,就发生在身边,每次批量审计,多个审计组同时实施,总有审计组会拿出做得好的、比较有特色的审计成果来,是完全听得见、看得着的事实,是最贴近实际容易做比对的榜样,抬手便能化为自己所用。也不难看到,但凡吸收了这些有价值的门道、有益的做法,实施工作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审计成果就有大的突破。而基层有些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碰运气、是偶然所得,完全没有向同事学习的意思。守着自己的老一套,工作平淡无起色。以上所述对于他人之长采取了排斥态度。

  (二)相互协助发挥各自优势

  基层审计机关内部设有经济责任审计业务职能部门,但并非专司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的做法是按照组织部门委托,全局动员由各审计业务职能部门组成审计组进行实施。平时审计业务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口子上行走,经过长期实践磨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身专业水平实力明显,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相互沟通携起手来,相互借鉴充分利用,随时都可以大显身手。比如财政审计业务部门,搞大财政审计,接触的信息量大,掌握的当地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多,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对各级政府的预算编制情况,把握比较清楚。农业审计业务部门,对农村经济活动的情况更了解,七站八所的财务设置和运转、村组财务核算、乡镇使用大额资金的特点掌握得更准确。行政事业审计业务部门,接触的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用钱种类花样多,接触的大金额、小金额发票多,对会计原始凭证的识别能力比较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业务部门,对基本建设程序、建设资金管理和核算、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懂得多,其他业务部门是没办法相比的。经济责任审计业务部门,得到上一级审计机关对应的业务口子指令频繁,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总结、小结、报表、草拟工作方案做得多,深明其中的要诀,办事条理分明有路数、逻辑性强。当然这样概括并不十分准确,但比较优势是显见的。可惜的是优质审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实施工作中审计组与审计组之间联系不紧、信息不畅、鲜有交流。可见这是审计组之间相互不信任的态度。

  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就要善于学习借鉴和相互协助。学习可以获得更多,互助可以大步提高。一切排斥和不信任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三、补齐短板不懈怠

  运用个别谈话、外部调查、分析这三中审计方式,是发现重要问题和案件线索的有力手段。而现实中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组及审计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常出现运用缺失、发力不够、掌控不当的现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沦为三截短板,妨害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要针对这些关键性缺陷,奋力弥补短板,不得怠慢。将这三种审计方式铭刻于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来。

  (一)克服谈话存在的不足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进行个别谈话是很有必要的,应当听取被审计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意见。按理说每项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约谈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要业务职能部门的中层干部、相关管钱管物的当事人。而大部分的询问谈话只停留在闲聊简单交流层面上,很少有审计个别谈话记录和谈话结果进入案卷情况,更不要说将谈话结果列入重点内容进行审计的情况。失去了用这种审计方式去发现问题的功能,这是一大缺憾。要下大力气扭转这种局面,将进行个别谈话充分运转开来。

  开展个别谈话另一种情景也出现了差池。遇到疑点问题或重要关联事项要约谈个别人,有些审计人员把控不住、情绪不稳,没有关顾到职业形象,没有顾及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一是违背文明审计原则。动不动就对被约谈人大声叫喊,咄咄逼人,态度粗暴,不让人家申辩,不给被谈话人的话语权,不倾听人家把要说的话充分表达出来。自己也没弄明白要问什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却要求人家交代这个交代那个,实际上人家并不怕这一套。二是搞非法约谈。做近乎逼供、诱供谈话,到吃饭时候不让吃饭,到休息的时候不让休息,动不动就对被约谈人说移送检察院、移送纪检委、你死定了。一些当事人不理解、有情绪、产生了抵触心理。以上两种情形的谈话负面影响大,切记不能为之。

  (二)消除调查存在的弊端

  说到调查,先来触碰一个事实,在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里经常是扎堆出现“账务处理不规范”这样的审计结果,这很像是个万能的术语,什么情况下都能套得上。如果从审计审理角度去审视,很容易发现许多问题都是从账上到账上、从凭证到凭证,戛然而止、止于账面。不去深入地探究和调查核对清楚,所审问题没有见到底,便用了“账务处理不规范”来搪塞了事。调查如此乏力、实在令人失望。

  调查就是要走出去,去现场对实物勘查,去追踪资金去向,去找当事人核对。比如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他们的大额资金开支渠道是有特点的,靠山的森林防火、近水的圩堤防洪。这些减灾防灾遭灾的花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数百万。这些情况是真是假、真实程度有多高,如果把眼光只盯在发票是否正规上、附注的合同协议预决算书是否齐全上、审核签批手续是否到位上,就很有可能被蒙骗过去。倘若走出审计现场办公室去看看场景,沿着资金走向去找第三方核实,也许斩获的就是另一种结果,便是审计需要的结果。当然调查还涉及一些非财务数据的经济责任事项,审计人员都要热心的去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摸清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向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交上满意的答卷。

  (三)排解分析存在的欠缺

  分析思考本应是贯穿进行审计的全过程行为,但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不提出思路、不了解清楚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全貌、不弄明白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范围,懒得用脑子思索的人大有人在。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组织部门委托事项下来,审计组拿到一个有人事权、有资金支配权、有项目管理权,有自然资源利用许可权,四权在握的巨头单位。这四权的运行都在审计监督之中,最后审计组拿出一个发现几百元差旅费报销不符合手续或者发现有几千元发票报销没有附件说明的结果来,叫人哭笑不得。完全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上打转转,又还不如平时财务收支审计做得深刻。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真的有那么到位吗?其在职多年就只存在那么丁点问题吗?这样的结论是经不住推敲的。由此看来,审计组及审计人员没有认真地去分析思考,没能把握好事物之间的联系,审计思路局限,无法掀开被审计单位的真实面貌。现在大数据审计已经向基层审计机关走来,它通过计算机软件采集跨年度、多个关联单位的数据,并对获取的审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疑点筛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又是一重天。在迎接大数据审计到来之际,审计人更要开动脑筋,牢牢牵住分析思考这个牛鼻子。具体要做到,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特点、经济管理制度设定、贯彻上级政策等情况,要全面深入了解分析,关联到他们开展的经济业务事项上来,落实到他们的财政财务收支的情况上来。这样才可以正确把脉、控制全盘,不至于片面的、狭窄的去看问题。(江西省鄱阳县审计局  乔成亮)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隐私声明| 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怀念旧版
  • 主办单位:57365.com办公室 备案号:赣ICP备05002237号
  • 地址:南昌市叠山路209号赣审大厦八楼 联系电话:(0791)86816335 传真:(0791)86823311
  • 电子邮箱:sjt_xxzx@jiangxi.gov.cn 访问量:343342